回京时,正赶上京城第一场雪。
谢玿早与随行将士换上棉衣,在外行走数月,抬眼望,满目苍茫。远远地见着城门,将士们个个难抑心中的激动,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谢玿先回相府休整,沐浴更衣后再入宫面圣,以示尊敬。
相府门前,只积着一层薄雪,台阶上,立着等候多时的相府主仆。
谢玿裹着披风,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小跑,身后跟着端明及一辆马车。
马尚且未刹住蹄子,谢皦便撒了幼桐扶她的手,下了台阶,快步走到谢玿面前,满心欢喜地唤道:
“义父!”
谢玿下了马,宠溺地看着谢皦,道:
“数月不见,迎接我的竟只有一句义父吗?”
“义父惯会拿我说笑。”
谢皦面上露出微恼的神情,一边低头摘了谢玿的手套,将手中的汤婆子塞入谢玿手中,道:
“听闻义父今日可至,我可是给您备好了接风宴,一早就开始准备,就盼着您回。”
谢玿眼里满是欣慰,道:
“念昽有心了,只是陛下今日在宫中设宴,我怕是回不来了。”
来不及失落,谢皦疑惑地问道:“念昽?”
谢玿见她如此,不觉开怀一笑,柔声解释道:
“我在西北路上想了想,你已及笄许久,既未说亲,我想便为你取一个小字。皦皦为玉,昽昽为日,盼你正大光明,灼灼如日。你可喜欢?”
谢皦大喜,连忙谢过谢玿道:
“念昽多谢义父垂爱,义父美意,我自然欢喜。”
随即她心疼地低头看着谢玿的手道:
“天寒地冻的,有马车怎么还骑马?”
谢皦朝马车看去,正见马车的帘子掀开一角,一张脸一闪而过,随即帘子又放下。谢皦多看了两眼,转而问谢玿道:
“义父,马车里是何人?”
谢玿笑了笑道:
“是位许久不见的故人。”
谢皦思索开了,自顾自念道:
“许久未见的故人?可是那位于小叔叔?”
谢玿走过去,心情愉悦道:
“良瑜,出来吧。”
众人翘首以盼,谢皦好奇地探头看去。
一只修长的手挑开车帘,随即一位裹着银色狐裘的少年从车中从容而出。他五官精致,姿态绝美,周身清贵非凡,举手投足带着点仙气,偏生了一双含情的眼,多了些世俗韵味。
资良瑜扫了眼在场中人,又看向谢玿,带着笑。
谢玿此刻也看痴了去,是人是仙,是他非他,总归心里生出几分臣服,自愿朝他抬手。
资良瑜一手搭上谢玿的手,借力下了车,发尾轻晃,束发少年,最是风流。
谢皦在看到资良瑜的刹那,便被他的气质折服。不过此人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怎么便成了义父的故人?
资良瑜下了车,谢玿松开他的手,顺势将汤婆子放入他手中,低声道:
“冷,莫冻着。”
随即谢玿招呼谢皦过来,道:
“见过你良瑜小叔叔。”
谢皦未有异议,得体地行了个礼道:
“谢皦见过小叔叔,问小叔叔安好。”
资良瑜还了个礼,看向谢玿。谢玿以为他是要自己解释,便道:
“是我义女。”
“我知道,皦皦,甚是乖巧,你把她养得很好。”
谢皦瞧着二人之间气氛有些奇怪,不免更加好奇这位小叔叔是何方神圣。
天上零零星星又飘起了雪,谢玿道:
“进去吧,莫杵着了,外头风雪寒。”
谢玿带着资良瑜朝里走,谢皦召来神色怪异的孙管家,边走边低声问道:
“姨娘还是没动静吗?”
孙管家摇了摇头。
谢皦有些不高兴,想了想却也无所谓道:
“罢了,左右瞧她对义父也无情,来不来迎着,也没什么意义。”
说完,便跟紧了谢玿的步伐。
家仆站在中庭,恭迎家主归来,其中不乏有府里的老人,一见着资良瑜,神情又惊又惧,惶惶仿佛见着鬼一般。
谢皦看见了,斥责仆人如此失态,众人强压心里的惊疑,低下头,姿态恭顺。
谢玿亦瞧见了,开了口,语气平淡:
“听说府里新招了人,小姐和善宽容,但有几条规矩我还是要说的。若想在府中待下去,管住手,管住口。尤其是口,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最好心里放明亮点,莫要惹出什么是非。”
谢玿面向众仆,看了一圈,道:
“瞧着人未来齐,你们回去也口口相传,互相提点提点。你们要是叫我为难,我也只好为难你们了。”
旧仆心里明白,这哪是说给新人听的,这分明是在警告他们。
众仆回道:
“谨遵老爷教诲。”
谢皦未疑有他,只当谢玿是在教训下人。见谢玿带着小叔叔离去,谢皦才道:
“都散了吧。”
西院。
自从府里多了位小姐,罗姶便再未主动去过谢玿的书房,她尽日窝在西院,管家大权也落到林妤派来的林妈妈手上,随着谢皦长大便转交给她,林妈妈则协助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