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虽然被扶起,不过依然保持着躬身受教的姿势。
“先生折煞小子了,您乃一代大医,所闻所见绝非小子能比,实不相瞒,小子刚才说了假话,之所以认知到大疫之源乃戾气,是小子从家父那里听来的。
他老人家有幸见识过您的妙手回春,再结合前朝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及孙思邈老前辈的《千金药方》,才得出这点结论的,实在不能与您相比。’
此刻的李凌幸好低着头,否则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关公门前耍大刀,这脸打的是啪啪直响,没办法告诉老先生,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解,乃是受了他的《瘟疫论》影响,不过按照时间来算,这本书恐怕还没出世。
所以李凌只好昧着良心编个理由。
“哦,原来如此,没想到老夫的观点倒是有认同之人,确实是一件幸事,只是不知你父何在?”
李凌眼中闪过一抹黯然,低声说道
“家父已去多年。”
吴有性叹息一声,伸出一只枯燥的大手摸着李凌的脑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汝乃聪慧通达之辈,其心可勉,其孝可嘉,虽有不足也,亦不为过。”
李凌眼中闪过一抹兴奋,一般人是不会说这话的,既然说了就代表着对方愿意为你传道授业,这可是无以为报的恩情。
自从接触到中医的一刻,李凌就明白延续数千年的华夏精髓,远远不是自己一个外科大夫可以参透的,哪怕是多了一点眼光,也不行。
所以李凌从不敢轻视任何一个杏林前辈,如今眼见有人愿意为自己指点迷津如何不喜。
“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吴有性满意的点点头,将跪在地上的李凌拉起来说道
“如今人在外,就不必多礼了,入我门下,当知勤学尽勉,不忘初衷。知否?”
“谨遵教诲!”
拜师之后,二人相视一笑,沿着雪地向前行去,路过一处牛车时,吴有性走过去掀开席子看一眼,摇摇头。
“病从口入尚可不食疾畜病禽以掩之,只是气乃无形之体,如何遮住鼻子?”
李凌想一下后世的办法说道
“戾气虽然是无形之体,但毕竟不是天地正气,用麻布遮住口鼻,挡住里面的浊气就可以了。”
“总不至于天天用手捂着一块麻布吧?”这种方法以前出现过,只是因为不实用才渐渐废弃了,吴有性若有所思的问道。
李凌呵呵一笑。
“先生有所不知,用手拿着麻布捂鼻当然不行了,累也累死了,何不在两边缝上一个布条,挂在耳朵上。”说完怕老人家看不明白,拿起棍子在雪地上画了一个。
“好!”
吴有性捋着胡子大叫一声,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几居然没有想到,心中有些气闷,一回头发现李凌嘿嘿直乐,不禁没好气的拍一下李凌的小脑袋。
“有如此好办法,为何不早点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