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雷伯江看看其他三兄弟,然后对苏荣抱拳行礼,说道:
“苏公子,其实,我们兄弟乃陕西边关榆林军籍户出身。父亲是边卫营军什长,母亲早亡,我们兄弟一直安分守己。本来边卫军营分有屯田耕种,可后来被军营官吏、地主强取豪夺,逐步霸占了我们的田地。无奈,我四兄弟只好凭一身功夫打猎为生。可后来,不曾想父亲在与鞑靼战斗中不幸身亡,军营不但多年欠父亲军饷,连抚恤金也扣留。我兄弟几人找他们去理论,不仅未果,还要按世袭规定军余被扣从军。我们兄弟四人忍无可忍,误打重伤一千户军官,自知闯了大祸而离家一路南逃。本想到江南沿海富庶地寻一差事安身,不曾想没有户籍属流亡人员,故现在半流浪半讨饭。承蒙苏公子不嫌弃收留,我们兄弟感恩不尽!”
苏荣听罢,一脸惊愕,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心想:北防边关之地,边卫营军混乱到如此地步?仅几年前,我父曾铣所部还治军严明,战力极强。没想到如今……我母亲和弟弟还在陕西边关……苏荣心到这里一阵着急。
随后,苏荣又向他们打探了许多关于边关的一些情况。之后,便领着雷氏兄弟回家安顿。
四人干活勤快,在铺子里里外外一直忙活,苏伯颇为满意。灵儿没有受伤,当时只是一阵惊吓。苏伯和阿仲受了点皮外伤,郎中用药后几日愈合,已无大碍。苏荣见一切安顿好,便择日回县衙办公。
在县衙,经汪如达和庄玉堂审问结果是:其余人都是尖嘴猴腮那人所招募打手,其它事一概不知。而尖嘴猴腮一口咬定是自己所为,没人指示。他见苏氏商行生意火爆而升嫉妒,只是想敲诈勒索钱财。
几日审问未果,苏荣虽隐约知道肯定有人背后指示他,但无真凭实据又不能滥用刑罚。最后苏荣建议,上报台州府覆审,对尖嘴猴腮杖打三十棍,其余人二十棍,结案放人。
这日,杖刑刚刚执行完毕,有一衙役慌慌张张跑进县衙,大喘气结结巴巴的禀告:
“汪大人,苏师爷,大事不好!”
汪如达看看苏荣,质问他何事慌张?
衙役咽口唾沫大声禀告:
“回大人,大事不好,台州沿海发现大量东瀛倭寇船只!”
……
“倭寇?”
苏荣听到这俩字,某根神经紧了下。
事态紧急,汪如达立刻召集县衙各官吏及六房来商议。
个别人对倭寇不是很了解,文主薄对大家介绍:
倭寇的出现,追溯到元末年至大明初年,倭国进入封建诸侯割据时期。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洪武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便下令实施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是商禁,禁止大明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番商人到大明进行贸易,但进贡除外。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海禁松弛,不过也只是开放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到了当今嘉靖年间,海禁政策强化,但倭患侵扰大明之事却有增无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苏荣听罢冷笑一声,前世印象里在小说或电影中才出现的字眼,如今却要真实的面对。
“那我们黄岩县城墙是否牢固,以防御倭贼侵扰?”
苏荣询问汪如达和文主薄。
汪如达面带忧虑摇摇头。文主薄也叹息道:
“我们黄岩县城墙,是木料所制,途有摆设罢了。若想靠它来抵御倭贼进攻,那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苏荣听了十分惊讶,自从来到大明,只在城内转悠,还没到城边,更没想到是用木料作为城墙!
“木质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