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桓彝刚在泾县站稳脚跟,就有叛军派来使者求见。虽然说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可那是两国之间这和叛乱是不可同日而语。
桓彝说:“撵出去,不走就地处决。”门口的侍卫答应一声就去驱逐叛军来使。
这边禆惠连忙上前说:“大人,既然叛军派人来,不如放进来听一听他说些什么。没准还没解开当前的困境。”
桓彝看着禆惠那卑微的眼神,审视他许久问道:“你知道他会说什么?无非就是来劝降的。听他做什么?”
禆惠连忙走到跟前低声说:“桓大人,你听我一句劝,现在四周的郡县都在派人与叛军求和,大多数已经投降了,其他地方都表示不抵抗,只剩下我们在孤军作战。叛军必然集中精力来对付我们。
咱们不妨先假意答应他们投降,可以避开叛军的势头。缓解就要来临的祸事。如若不然…”
还没等他说完,只见桓彝怒目圆睁抓住桌子上的一个水碗,猛然摔在地上。只听“啪碴”一声,摔碎的陶瓷碗的碎片四分五裂,碗里的水也潵了一地。
桓彝一听禆惠的话怒从心头起,怒斥禆惠道:“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如其不济,此则命也。"
这句话是说:“我桓彝国家的丰厚恩惠,道义上应该为国捐躯,怎么能忍受侮辱假意投降,与叛军求和?如果战败牺牲了我的性命,那也是我的命该如此!”
桓彝不知道的是,这个使者是禆惠暗中请来游说桓彝的。只以为这是叛军派人来瓦解军心的人。于是对外面的护卫喊一声:“不必送出去了,就地处决!”
禆惠一听慌了神连忙喊到:“大人,不可呀!”
人可是他请来的怎么能杀了呢。他连忙出去阻止,等他跌跌撞撞地跑出门外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见那个使者已经被一剑穿心,倒在血泊中。
禆惠失神地看着眼前的一幕。那被杀的使者伸手向他求救,可是已经发不出声音了。
俞纵从外面回来看见了这一幕。他命令道:“还不拉出去埋了?愣着做什么?”
那两个侍卫听了连忙将人拉出去。禆惠在心里捶胸顿足,却不敢表现出来。
俞纵从门外走进来,看见桓彝正在气头上,连忙对屋子里的侍卫说:“还不快收拾出去?再端来一碗水。”
那侍卫跟在桓彝身边的时间不短了,却是第一次看到他发这么大的脾气。被吓傻了,听俞纵这样一说立刻反应过来。连忙上前去收拾地上的碎碗片。
桓彝看到俞纵进来了,情绪缓和下来。等那侍卫端来一碗水。俞纵接过来递到桓彝的手里。
桓彝接过来喝了一口放下。问俞纵:“前面的工事修的怎么样?”
俞纵搬过来一把椅子放在桓彝的身边,桓彝顺从地坐下来。然后自己才坐在另外一个椅子上。回道:“主公,前面的工事都按照您的要求做好了。那里安排的都是强壮的兵力。应该能抵挡一阵。”
桓彝点点头。看着眼前的俞纵比自己还年长一些,却跟班一样一直跟随着自己的身边,不离不弃的守着自己。
“要是哪天自己走了,他该如何活下去?”
桓彝这样想着。却听俞纵开口说话:“主公,石兰是泾城的门户,我要去那里守着才放心。”
桓彝一听这话连忙说:“不可。”说着站起来。
俞纵也站起来说:“你看,石兰在东南边,那里是最安全的。我不过去偷懒去的。”说着还调皮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