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自始至终像是个旁观者一样站在一旁,虽说他没有秀才身份,但朱棣和朱橚的一声‘小李先生’可比秀才身份要好用得多了,所以寇徽哪敢让他跪下啊。
走出府衙时,他还是有些恍惚的,这...身为当事人,自己什么话都没说就打赢官司了?
这恐怕还是小李先生这个身份好使啊。
同时他也知道,关于那五个差役的结局,应该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小惩大诫,不然这事...就太大了。
说出去,一群读书人诬告一个平民,最后应天府尹背了大锅...这是什么逆天展开啊。
好不容易驱散众人,马车载着几人离开,朱标笑呵呵说道:“小李先生,好久不见啊。”
李长安学着本地土著的礼仪,拱拱手,“殿下,好久不见,陛下和娘娘身体可还安康?”
“还不错!”朱标点点头,望着李长安手中的草稿,“这就是那四本小说吗?说起来,孤长这么大,还没怎么看过杂书。”
“我也没怎么看过小说...”朱棣乐呵呵,突然从李长安手中把草稿抢了过去,“我帮你把把关,过两天再还你!”
朱橚扶额,四哥这哪是没怎么看过,那是完全没看过好不。
连李长安随口那句‘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出自当下最火的那本小说都不知道,还乐呵了好久...显然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朱棣不知道朱橚的想法,拿到稿纸一展开,从右上角开始往下看...
眉头不自然地皱起。
李长安拍了拍额头,有些无奈,自己写的时候忘了这时期的行文方式是从右到左,从上往下。
当下出声说了一下。
朱棣心中松了口气,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呢。
看这些字...嗯,终于找到个比自己还学渣的学渣了。不过联系上下文,能从字的轮廓中又大概知道是哪个字,挺奇怪的...
他望向李长安的眼神中,不免又多了些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
李长安虎躯一震,心中一阵恶寒...
“这字...咦?”
虽说是杂书...但像他这把年纪就写杂书的,还写得让人信服的,几人还是第一次见。
眼见朱标、朱橚都好奇凑了过去,李长安还没编好借口解释什么是简体字啊,只能假装看了一会天色,含糊说道:“不知不觉天已这么晚,不一会该关城门了,草民还要回家,再见。”
说罢连草稿也没奢望能拿回来,就跑了...
本以为草稿要过好几天才能拿回来,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宫中就来人了,还是老熟人侯公公...
李长安睡眼朦胧地被拉起来,懵逼地洗漱完,抓着脖子打着哈欠,“早啊侯公公!”
侯公公哎呦一声,拉着李长安上了马车,“小李先生,陛下还等着呢,快点走吧!”
李长安上车后,懒散的神态顿时一收,往侯公公手中塞银票,也不多,每一次就二十两三十两,“公公,陛下这么急是为了什么啊?”
“怕是为了你那四本小说草稿,你昨日在文昌大街上的事陛下都知晓了。”侯公公暗中把银票推了回去,没有明说陛下也有些赞叹欣赏,“你那四本书都写了什么啊?”
李长安愣了一下,老朱也喜欢看小说?
不应该啊。
知道侯公公这种伺候人的,这种察言观色的事情多了去了。当下也不在意,就将每本书的大概内容讲了一下,而且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跟脚,里面关于穿越的内容全被他抹去了。
萧炎被他魔改成投胎转世,打更人是土著出身,戏神有一些麻烦...不过在涉及穿越的剧情也含糊抹去了,似是在制造悬念...
实则这些书他根本没打算完本的。
......
另一边,朱元璋拿着一份奏章和那些稿纸并排放在一起...
朱标一脸疑惑,“父皇,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也不卖关子,“你没发现吗?李长安这些杂书,虽说是戏言,妄想,但书读起来却异常的顺畅,几乎不用思考!”
朱标也点点头,“这主要是言语平实易懂。”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你看这里...还有这里...这些符号...”
朱标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却是像一个个分割符号将文字分开,他的眼神也亮了起来。
这草稿内容他倒是还没时间看,昨夜留在宫中,让人连夜誊抄了几份,分别给燕王府、周王府送去了,草稿原本还在宫中。
“这些符号...这是做了断句处理啊,怪不得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流畅!”
朱标说完又拿起一旁的奏章看了起来...
单轮文采来说,绝对高出太多太多了。
但...上面的内容,为了美观,没有做断句处理,导致所有的字都连在一起,读的时候还要分心揣摩写的人是什么意思...
“效率差太多了,而且...这帮文官,一个个的非要显摆自己的文采,写起奏折来,又臭又长...”
“还有这个...什么三轮车,这又是什么?还有拿盐化雪...这么离谱?”朱元璋又拿起其中一张草稿,指着一段内容,是戏神中赵乙撒盐化雪的那一段...
“呐,咱可没有逼他,他自己写出来的,咱就好奇问问!”
朱元璋端起杯来,嘬了两口,有些畅快地说道。
朱标大概知道父皇打的什么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