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花山节往往由无嗣求子者筹办。各地政府为发扬民族文化。每年都拨专款资助,各地花山场日益兴旺。
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五月一日,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五月一,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踩花山”节一年一度,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亲结友的美好时机。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得以相见、相识、相知。那一对对身着艳丽服饰、打着五彩缤纷花伞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每当相中了合意人,便双双相约到僻静处互诉衷情,有的还互赠礼物,订下终身。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要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花山主办人要提前在村寨之外,选择一处较平坦的地方,于节前十天左右在即将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也有的地方用竹子,且只立一棵,但要在这一棵上附系一棵小花杆用于悬挂黑红相接的布带,有的地方则用杉木,且直接分立两棵,据说这有一公一母的含义。无论怎样,花杆上端都要留些竹叶或杉叶,扎以鲜花、彩旗。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
花山节立花杆时,要择吉日,抱上公鸡去举行仪式。花杆立好后,组织者要作些宣传,以让远近的人知道地点和时间。花山节一般要过三天到六天,结束的时候,组织者要进行倒花杆。倒花杆也要抱着公鸡去祭献。花杆倒下后,有的人会将悬挂的布条剪去拴在孩子的手上,以保佑孩子健康。花杆则会被砍去用于做床,据说这样可以让使用者易于生子。这再一次体现了花山节的求子含义。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川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正月或五月初举行。四川的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PBMZ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度戒是瑶族人的传统。是瑶族男子成人礼的重要内容,也是瑶人哲学教育方面自己的“精神耶路撒冷”。男女老少、父母、孩子的师父和他们度过一段非比寻常的身心冒险。是一次标准的“隔离————启蒙————回归”的身心冒险之旅。在度戒期间,瑶族男孩子们将受离家,饥饿,睡眠,禁言的挑战。甚至走向象征“涅槃重生”的启蒙活动。度戒后许多男孩便成长为家庭的主心骨。挂灯、度水槽、上刀梯、过火塘等等,是14岁左右的男孩们接受道教洗礼,与神灵对话,甚至了解祭奠死亡,让内心得到族群精神传承的意识认知过程。
度戒仪式有动鼓、功遭、贺楼、召龙、请圣、度戒、行朝、九晕童儿、禾聚禾瑟禾魂、安壇、晕等十一个步骤。关于神灵和死亡的部分,是不是有点像西方的“安魂曲”、“安徽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