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前期和刘邦并肩作战,项、刘二人英雄相惜,结下深厚情谊,约为兄弟。项羽说:我带着刘邦一起去。
刘邦和项羽面临一样的境遇。封为砀郡长,意味着他以前的沛县、丰邑根据地变成了楚王的地盘,而砀郡此时被秦军、魏军及其他各路势力占据着。不把对手赶走,你是哪门子郡长?刘邦的士卒亦被熊心收走,跟在身边的只有沛县起家时的老班底。靠着这一点力量想战胜秦军、魏军,这不是开玩笑吗。刘邦有自知之明,虽然关中很诱惑,但实力不允许,还是先到砀山落脚谋发展吧。
楚国高层有自己的想法,“先入关中者王其地”更多的功用是号召、激励,是想让天下各路豪强将目标指向秦中央政权,分担一下楚地的压力。项羽的小九九,楚高层能看得透,楚王说:要去让刘邦去吧,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楚王令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楚国大军北上救赵。此时赵王被南下的王离军团、北上的章邯军团团围困在巨鹿,命悬一线。
至于刘邦进击关中,楚王只是说说而已,哪有这个实力?楚高层觉得刘邦宽厚仁义,此人可用,可以放在外围翼护彭城安全。刘邦和属下都是本土人,保卫家园必然全力以赴。东面的东海郡交陈婴,西面的陈郡交吕青,北面的砀郡让刘邦去开拓。楚怀王熊心如此建构楚国中央的安全布局。
数月之间,刘邦取得项氏的信任,得到熊心的赏识,情商绝对拉满。天育生民禀赋各异,有的适合作治世能臣,有的恰逢乱为世枭雄。枭雄生在太平盛世,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施展,只能格格不入、特立独行。而一旦形势突变、天下板荡、山谷陵替,豪杰的基因苏醒,便能应运而起,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姜尚如此,刘邦也是如此。从沛县起兵开始,刘邦的枭雄气质便逐步显现出来。他遇事冷静、判断客观、决策准确,以弱小的力量在各种势力之间纵横捭阖,借势借力、稳扎稳打,避开了秦嘉的覆灭、项梁的失败,处置了秦国的进攻、魏王的进逼,既依靠熊心这棵大树、又保持了相对独立。与各种力量较量对抗中,他懂得进退取舍,不怨天尤人、不推责诿过,化解了一次次危机,在队伍中积累了较高的威信。
认知水平决定人生高度。刘邦思路既宏大又缜密,情绪稳定、行事果断、表达清晰,善于从危局中看到机遇。地盘和兵权被收,奋斗一年,事业又回到原点。但是,现在他顶着一个郡长的头衔,理论上砀郡都是自己的地盘了。他对团队核心成员开展宣传动员,说服大家立即动身,带着人马到砀山发展。
楚王熊心给了刘邦两个口头政策:一个叫“先入关中者王其地”,并说刘邦你可以试一下。另一个叫:行收项梁和陈王散卒。别人看这两个承诺没啥大用,口惠而实不至。但在刘邦眼中,这两个政策的红利可以无穷大。饥饿状态下,告你还有一碗米,你不自己去做,难道还要等别人做好喂到你嘴里不成?
豪杰的想法是:即便是米没了,我也知道从哪去弄回来。
刘邦带人进驻砀山,开展思考发展策略。作为领导,要能为部下指明方向、输出策略,让队伍永远看到蓝图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