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微微点头,转向马顺:“锦衣卫的探子在边疆可有可靠的人选推荐?”
马顺低声回道:“陛下,北疆熟悉地形、军务的官员中,确有一人值得信赖。他是前任宣府总兵之子,现为边防参将,名为萧衡。此人忠诚且有谋略,或许能胜任都护府之职。”
李辰缓缓说道:“此事需慎重,不可仓促定夺。朕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更要确保他能够真正将边疆的命脉握在朝廷手中。”
就在李辰筹谋北疆都护府之际,京师内外也并非一片安宁。虽然瓦剌的内应网络已被清剿,但李辰深知,这些只是显而易见的敌人,真正的威胁可能隐藏得更深。马顺在京城布下更严密的监控网络,每一名朝臣的动向都被仔细记录。
不久后,锦衣卫截获了一封加急信件,信中提到一名朝中高官与东瀛商人私下交易铁矿与火药的机密。这封信迅速送到了李辰手中,他看后只是冷冷一笑:“内忧未平,外患又起。这天下,果然无人能真正安分。”
为了不打草惊蛇,李辰命锦衣卫静观其变,同时暗中追查信件来源。几日后,马顺带回了确凿的证据:此事牵涉户部的一名主事官员,外加背后的主谋,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刑部尚书杨承业。
这个发现让李辰陷入了沉思。杨承业在朝中素有贤名,是许多年轻官员的榜样。如果直接将他拿下,势必会在朝堂中引发不小的震动。然而,若放任不管,此事一旦扩大,又将成为大明的致命隐患。
经过一夜的思索,李辰做出了决断。他命马顺秘密调查杨承业的下属与党羽,同时开始布局,逐步削弱杨承业在朝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他向朝堂宣布了一项新的法令:加强对铁矿与火药的管控,所有交易必须经过严格审查。此举看似平常,实则意在切断杨承业与东瀛商人的利益链。
杨承业察觉到皇帝的动作,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实则开始暗中联络党羽,试图挽回局面。但李辰早已洞察他的意图,在一次朝会中,借口铁矿走私一事,将杨承业的数名亲信官员当场罢免。杨承业虽未直接受罚,但已元气大伤。
一个月后,杨承业被查出涉嫌贪墨巨额军费,证据确凿,最终被押送锦衣卫诏狱。朝堂震动,但无人敢为他开脱。李辰借此机会,再次清理了一批不忠之臣,将权力重新收回到自己手中。
北疆的都护府逐步建立,京师的内忧也得到了有效清理。李辰站在紫禁城的高墙之上,俯瞰着整个京师。风雪未止,但他却感觉到一丝久违的安定。这片土地,虽然问题层出,但每一步都在向他设想的方向靠拢。
“天下初定,根基已稳。但未来的大明,需要的不是勉强维持,而是持续向前。”李辰低声自语。他的目光投向北方,那片连绵的雪原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寒冷的光芒,而他心中,却早已升起了一轮炙热的日月。
黎明时分,李辰转身回到大殿。他的步伐稳重而坚定,仿佛整个天下的脉搏都随着他的心跳在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