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扒车倒是出奇地顺利,虽然仍是平板车,但太阳已经明晃晃的了,白天戈壁滩上的风也要小上许多,顺顺利利地到了乐家井站。一老一少守护着戈壁滩上的这处小站。
寻着那老者,二大大递了根香烟,烟没有接,老者的话倒是很温和:“有啥事,你说。”二大大说了我们来自乌岭山区,准备在附近拾发菜,希望能用一些车站的水,也就停留十天左右时间。
老者指了指一旁的水窖和水桶:“水你们可以用,节省着些,我们的水也是从远处拉过来的。”
非常感谢了,二大大拿出一包烟要塞给老者,还是不接;二大大又给一旁的年轻人,年轻人倒是接了,大咧咧地说:“这烟我不接你们会心里不安的,没事我接了,出门不容易。”
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感念,也是令人喜悦的善举和修养。
“你们可能要找落脚处,往那个方向走,不到一里路有两孔窑洞。”老者给指了个方向。
这真是一顺百顺。每家都准备了塑料桶,灌满水后,向窑洞的方向走去。
很近的,果真有两孔窑洞,还算囫囵。都听二大大的指令:窑洞分男女住,大孔窑男性七人住,二大大、张湖平、仲家大大、张铉老师(我们的小学老师)、张臻平(一个太爷的堂兄)、张和平(一个祖太爷的堂兄)加上张叔平。小孔窑女性5人住:坤宁、仲春梅(仲大大的大女儿)、张雪迎(张铉老师的大女儿)、张青青(臻平妹)、张春莲(张和平大妹)。
6个家庭12个成员,毛毡和被子伙着用。各家都带了灶具,各做各的。张叔平和坤宁带的是一铝锅、一面盆、两双筷子俩瓷碗。
就着土坎坎赶快挖土灶,先用铁锨,再用小铲铲,铁锨只有两把,可以换着用。
荒野生存,在有工具的情况下,掏土灶比垒石头灶的好处是掏土灶可以因地制宜,不需要材料;最主要的是燃火充分,节省燃料。
掌握四个要领:一是灶膛呈鼓型,能聚拢火焰;二是灶口的大小刚好能把锅放进去;三是烟囱一定要掏在背风处;四是灶火门要小,才能聚风,能送进去柴棵就可以了。这是二大大指导的。编成顺口溜:灶膛成鼓型,灶口合锅沿,烟囱须背风,火门能聚风。
这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换来的原创。土灶挖不好,不光浪费柴火,饭还不容易做熟,当炊烟顺着灶火门往外冒的时候,你不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