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养醒来了,那些队长和士兵的心里也算是有主心骨了。
在各个队长的安排下,士兵们也开始动了起来。
健康的士兵们将船舱里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给搬出来,给伤员们腾出休息的地方。
这艘船最高荷载也只有100多人,现在却挤进了140多号人,还有那些被抓来的水手,再加上还有那些沉重的货物,能住人的地方实在是不宽裕。
云天养走了进来,看到伤兵们一个个的挤在狭小的过道里,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连忙呼来负责此处的队长吩咐道:“老李,将这些古玩字画全部给我丢到海里去!”
老李闻言立马赶了过来,朝着云天养的身边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
这也是个老兵了,用他的话说他当年可是亲眼见过戚将军尊荣的。
那时候他还是个刚刚入伍的大头兵,完全是仰慕戚继光将军的威名这才参军的。
时移世易,将军已死,但是他坚持留在军中。
只见此时的他穿着破破烂烂的战袄,上面横七竖八的都是刀口子,原本厚实的战袄已经瘪了,看来里面的棉花早就已经跑完了。
“把总,这......”
老李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朝着云天养拱手说道:“小人虽然没读过书,但也知道这些东西价值不菲......”
不管怎么说,这艘船也算是他们的缴获。按照军中的规矩,缴获的东西自然就是长官的东西了,他们怎么能随便把这些东西丢掉呢?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当兵的地位还是太低下了。
“放屁!”
面对这样的老兵,云天养也毫不客气的骂道:“这些东西再值钱,在我心里也没你们的命值钱!”
“不,丢了也太浪费了。”
云天养砸吧了两下嘴说道:“去拿火盆来,把这些东西当柴火用,正好给大伙暖和暖和。”
“哎,我这就去!”
一听这话老李顿时精神万分,激动的不停的抹眼睛,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那些将军高官们,云天养此举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爱兵如子,体恤下属了。
一时间在老李的心中,云天养的地位被拔高到了戚继光一个水平,嗯......可能还稍微差点吧。
那些伤兵纷纷挣扎着要起来给云天养行礼,云天养连忙上前将他们一个个又给按了回去。
天老爷诶,你可别再乱动了,再把伤口弄出血了,那真的是神仙也救不了了。
最后看了一眼这些重伤员,云天养忍着心痛走了出去。
他自己也知道,就以目前的情况,这些重伤员们最后能活下来的估计没几个。给他们点火取暖,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浪费。
但是他还是要这么做,这是他的良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最基本的良心。
至少让这些兄弟走的时候心里舒服点吧......
走到外间,这里的轻伤员们情况就好多了,只要好好治疗,这些人大多都能救的回来。
是以这里的气氛也好的多,几个士兵见云天养走了过来连忙起身行礼。
云天养一一朝着他们颔首致意,朝着他们的肩膀一个又一个的拍了过去。
这是他上辈子的习惯,当时在工地里,他的那些个领导就喜欢这么拍他们。
“云把总,你的伤还没好,该好好休息的。”
一个胳膊受伤的伤兵看着云天养的大腿有些担忧的说道:“俺们这些小伤不碍事的,休息两天就好了。”
说罢他连忙抬起手挥舞了两下,示意自己真的没问题。
这家伙是他的亲兵,作为一个把总,好歹也是个带领着200人的低级军官,他自然有资格培养几个贴身的亲兵。
亲兵,也叫家丁,这是明朝特有的一种作战单位。
明朝前期的主力是卫所兵,这些士兵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兵农合一。
但到了明朝中叶,土地兼并严重,卫所军官侵占军屯土地,导致士兵土地被夺、生活困苦,大量军士逃亡,卫所制逐渐崩溃。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卫所的将军们灵活变通。他们让大部分的士兵彻底变成农夫去种地,而将更多的钱粮用来养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家丁。
相对应的,这么高代价养出来的家丁不管是武力还是忠心程度那都不是普通士兵能比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死士,还是能传家的那种。
平日里他们吃着最好的饭食,穿戴最好的铠甲和武器,银钱女人更是管够。
打仗时主将冲锋他们开路,主将撤退他们断后。这些人只知主将不知朝廷,主将死了就继续效忠主将的儿子,完全就是西方领主和扈从骑士的东方版本。
毕竟在冷兵器战斗中,100个费拉不堪的卫所兵,他是真打不过10个装备精良的家丁啊。
至于其他士兵就彻底没人管了。这些将军们平日里吃空饷养家丁,上司来检查的时候就随便拉几个壮丁充数。
到了打仗的时候,将军就先让那些壮丁们上去当炮灰,顺便看看情况。情况好就带着家丁莽一波,靠着精锐家丁斩将夺旗一战成名。
至于情况不好嘛,就就带着家丁直接撤,反正那些壮丁到处都是,而这些家丁可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死一个都心疼啊。
这种离谱的军事制度让明军在小规模作战的时候还能打打,甚至是占据上风。但是却让明军完全丧失了大规模的作战能力。
而之所以这种奇葩的军事制度一部分是体制的原因,另一部分也有明军所面对的敌人的缘故。
比方说明军常见的敌人蒙古和南方的诸多土司蛮夷,以及南方的倭寇和海盗。
这些人可不会跟你打大决战,他们可打不起。他们往往靠着小规模精锐部队,依仗着熟悉的地形来回劫掠,你带着大规模的普通士兵根本不可能追上他们。
所以在跟这些敌人纠缠了200多年的大明军人,选择精简部队的人数,并且提高单兵质量这条路也就不奇怪了。
这么多年以来,明军靠着家丁制度,在面对这些敌人的时候都能打的有来有回,最后靠着庞大的体量取胜。
虽然赢的不好看,但是总能赢。
也就是在面对倭寇的时候丢了大脸,但是很快又靠着戚继光给扳回来了。
其他将领一看戚继光训练出的那支小股部队打如此厉害,一看战报全是0-100,2-500的,顿时惊为天人。
这些将领不仅没有觉得是自己哪里有问题,反而更加觉得打仗就是要靠着精锐家丁,普通的士兵压根不顶用。
这些将领们变本加厉,越发的克扣普通士兵的粮饷,全部用来供养自己的家丁。
比如辽东的李成梁,这家伙相传有3000家丁,而且都是精锐骑兵。就连老奴年轻的时候都是其中的一员。
但是这种小而精的部队体制,在面对能够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满清的时候,却不出意外的失效了。
都说满清的士兵精锐,但是事实上在大量的小规模对抗里,无路可退的明军将领靠着精锐家丁往往能跟满清的精锐白甲正面对战而不落下风,甚至能战而胜之。
但是相对的,只要明军的人数一多就立马完蛋。
毕竟每个将领的家丁都是宝贝,那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谁都不想打头阵,只想着队友上去趟雷,自己留下来摘桃子。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往往不等满清来攻,他们自己内部就已经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