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了摸还温乎的围巾,布莱恩不由感慨:暖暖的,很贴心。
一步窜上马车,他高声吩咐,“走走走,快回家。”
一大早又是忙碌葬礼,又是琢磨对策,一路上还颠簸不断,连水都没喝几口,他是真的饿坏了。
托马斯适时递过来一块黑巧克力点心,在布莱恩好奇的视线下脸不红心不跳的淡淡道:“凯瑟琳女士在出门前为您准备的。”
稍等了一会儿,他似是觉得不够有说服力,补充道:“您昨晚喝了很多酒,早上又没吃东西,她担心您吃不惯外面的食物,嘱咐我带上篮子。”
托马斯正襟危坐,那副模样简直是伦敦上流社会社交礼仪最规范的模板。其实内心的激动感慨一点也不少,他没想到那个浑身少爷气,在牛津只学会上流人士吃喝胡闹的泰勒少爷,竟然也有长大的一天。
在准备老爷葬礼的时候,他有多么悲伤,现在就有多么欣慰。
布莱恩心中一暖,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许多,只是马车里光线昏暗没人看得清。
凯瑟琳女士是家中的女仆长,和管家托马斯可以说是看着布莱恩·泰勒长大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关心布莱恩毫不怀疑,但是他肯定托马斯在说谎,这块巧克力是托马斯准备的。
因为凯瑟琳虽然知道他昨夜喝酒的事情,却不知道自己早上没吃东西,知道这点的只有早上同样在场,并且一直跟着他的托马斯,至于为什么撒谎。
老头这是在害羞呢!
真是个古板又可爱的老头子,越想越可乐,他差点就要笑出声,突然笑容僵在脸上。
他忘了他的身份,对啊,他是穿越来的,无论是托马斯还是凯瑟琳,包括之前办公室里隐隐向着他说话的约翰逊,其实照顾的都是一直都是“布莱恩·泰勒”。
匆匆咽下最后一点点心,布莱恩双手合十,胳膊置于膝盖,接着把下巴拄在十指上沉思总结。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在一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复盘。
首先是报刊改名,老泰勒原本的运营目标基本就是一份地方性报纸的模式,针对性强,但是受众先天上受限;因为战乱许多曼彻斯特人背井离乡来到伦敦,思乡之情或许会让他们订阅这份来自故乡的报纸,但其余人可不会,伦敦本地人甚至会瞧不起这份报纸,觉得它是乡下人、下等人才会看的东西。
这一点尤其致命,因为人是从众的,而且还是来自首都人民高高在上的蔑视,一部分发达了的、攀附上流社会的曼彻斯特人也开始拒绝这份家乡的报纸。
所以泰勒决定抹去旧印记,重新开始。还有一点原因是他在这里见到了《泰晤士报》等多份后世有名的报纸,却一直没有发现《卫报》的存在,索性直接取用了。
其次是决定来稿选用方面,扩展市场是一方面,他没有对其余三人说的是这么做还有个目的是释放新机器的生产力,无论赚不赚钱,都必须要让机器动起来,而不是放在那边落灰,那只会让亏损扩大化。
这份还未命名的新报刊赚不赚钱布莱恩并没有把握,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在进行当中,普通大众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欲望究竟何如,他不清楚,但就算最后销量不好,他也有的是办法把报纸卖出去,。
只不过那样想赚钱补上这边窟窿的想法就得先放放了。
最后是连载小说,《双城记》是他思考半天决定的书。没有什么小说能比它更合适现在的状况了,乔治三世去世的背景下,摄政王马上要变成乔治四世了。
对于这位已经掌权九年的“新王”,无论大臣还是国民对他的行事作风早就了然于胸,今夜恐怕有不少人睡不着觉了,就不知道他们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除了新旧王位的更替,还有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也越发迅速,伦敦在这股潮流裹挟下狂奔进行的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绝不都是好的。
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吞噬底层人民的肉体与精神。
无论是上层还是底层,有无数人正需要这样一本书,去掀开幕布,扬起新时代的船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