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二十五了,早已成婚,生有一子。”
一听徐宗嗣此言,璠蕊心中泄气,十分不快。原望他亦能对自己有些好感,两人彼此有意,一诉衷肠。没成想他早已娶妻生子,今生有缘无分,甚为恼火。啪地把扇子往地上一丢,“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跑了。
“哎?你不帮我扇了啊?”徐宗嗣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这二小姐刚才还说无事可做,要帮忙扇风,怎么聊了没几句人就跑了?真是奇哉怪也。
翌日,徐宗嗣照常去给杨老太爷请平安脉,从脉象上看已有好转之势,看来此药对症,可继续服用。正准备告退,廷宣从门外进来,告诉父亲,眉州黄家派人送来讣函,黄瓒被义军杀害了,林总制已上告朝廷,令优厚抚恤,命有司派人前往谕祭。
父亲长叹一声,让廷宣尽快带着杨惇亲往眉州吊唁,并嘱咐说黄夫人虽不在了,但两家素有交情,杨慎前年中举才去黄家报的喜,没想到亲娘舅如今突然就殉了国。希望他俩去眉州那边看看若有什么需要,多多帮衬着些。廷宣答应后就下去准备了。
“杨太公,莫非这位黄参议与您家有亲?”徐宗嗣想起来在南郑驿遇到的那个查小旗就是押着黄瓒的灵柩回乡,没想到他居然是杨府的熟人。
“他是我大儿子故妻的庶弟,长孙杨慎的亲舅子。唉,姐弟俩都是人中龙凤,上佳的德才,岂料皆双双早亡,真是天妒英才啊。咳咳……”父亲哀道,“义军掀起祸事,希望林总制能早日率军招抚,平息战乱,以安民心。”
回到小屋,徐太医继续摆弄着他的那些中药。他十分注重养生,作息规律,每日午膳后总要小憩片刻,养精蓄锐。可小屋临街,每到午时总有一群七八岁孩童吃完饭在街上哄闹玩耍,高声叫喊。孩童无知,就在徐宗嗣的窗根儿下大小解,连着日日如此,弄得骚臭熏天,污秽不堪,把他弄的都不敢开窗透气,中午吵得也无法休息。徐宗嗣驱赶过几次,幺娃们一见他开窗冲外喊,就一哄而散,然而过不了多久又跑回来嬉闹。徐宗嗣想这样下去非被这些小娃们弄神经了不可,得找个法子治治根儿。
这日几个孩子又来玩,声音又尖又大,徐宗嗣打开窗户,一个领头的大孩以为他又要驱赶,正准备带着小弟们跑,被徐宗嗣招手示意,喊了回来。“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在这里玩,我以后也不赶了。不但不赶,我还要赏你们。”说着从兜里掏出一贯铜子儿,取下来五枚,塞给领头的大孩,道:“你把他们都喊过来,每人都有五子儿。”
大孩一看,惊喜万分,今儿这太医变成活菩萨了不成?不仅不赶他们,还给钱,天上掉馅饼了!赶紧招呼小弟们都过来领钱,拿着铜子儿又继续开心地玩了起来。
一连三四日,孩子们每日都能领到五子儿,他们知道徐宗嗣会给钱,于是每日准时跑来窗边候着他。这日徐宗嗣开窗,看孩子们都已经排好队等着了,笑了笑,又摸出铜子儿,道:“哎呀,我这手里钱不多了,打从今儿起,每人只有一子儿了,拿好,还想要的话,明儿再来吧!”说完只递予每人一子儿。
那大孩望着手里区区一子儿,有些不高兴了,又朝徐宗嗣手里瞅:“昨儿还有五子,怎么今儿就一子儿了?你可别骗我们。”
“身上确实所剩无几了,骗你是小狗。”徐宗嗣笑道。
几人悻悻离去,因为只有一子儿,连着两日来领钱的孩子越来越少。这日只剩一个三岁的幼童等在窗外,徐宗嗣打开窗,还以为没人了,忽的听见窗下有个细细童声:“今日还有铜子儿吗?”徐宗嗣低头一看,哦呦,只剩这么个丁点儿大的小女娃,连忙给她抱起来,放在窗台上,假装抱歉地说:“就你一个人还等在这儿呢?我的钱全都被你们拿光了,一个子儿都没了。”
“以后都没铜子儿了吗?”幼童歪着小脑袋,奶声奶气地问。
“是啊,虽然没钱了,但你们还可以来玩呀。”徐宗嗣笑道。
“你都没钱了,谁还来这儿白等呢?以后我也不来了。”幼童睁着大眼睛,可爱极了。徐宗嗣拿出一个小罐,从里面取出一颗冰糖,放入幼童嘴里,笑笑道:“行,铜子儿呢,是没有了,但往后你若来,我这儿的冰糖管够,可不许告诉别人哦,这是我们俩的秘密。”女童一看虽然没有铜子儿,但是有甜丝丝的冰糖,终于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伸出小手指跟徐宗嗣拉了拉勾。
徐宗嗣给她从窗台放下去,让她回家,又提着墩布和水桶把窗根儿外墙都清洗干净,从此那些调皮的孩子再也不来玩闹了。
徐太医日日在小伙房里熬药,又经常开窗透气,中药味儿常散了出去,弄的外头街面也有一股很浓的药味儿。有个姓皮的佣工这日走在街上闻到药味,便走近窗户朝里面望,见有个人在里面熬药,屋内还摆满了药筛、药罐、穴位假人、针灸之物,还有个大药箱子放在桌子上,便问:“敢问您是县里新来的郎中吗?这屋里全是草药。”
徐宗嗣一听窗外有人询问,走过去笑笑说:“略懂些医术。”
“真的?小人名唤皮子辛,是镇上给人作佣工的。我家老母重病在榻多年,瞧了好些大夫都无用,您是新来的郎中,可否帮忙给她老人家看看?”
一听要给县民看病,徐宗嗣心想:正好此时无事,不如就随他走一趟,若能诊断病症,救老人家一命,也是一桩功德。于是带上药箱就去了。到了皮家,见床上躺着一位老妇,气息微弱不定,面色憔悴,形销骨立,一看就是病了多年的。于是上前先问皮母病痛在何处,老妇人指了指自己的脖子。徐宗嗣双手并指,在皮母脖间按查,发现环颈有弥漫性肿块,质地较软,外表青紫。老妇声音沙哑,说吞咽、呼吸不畅。徐宗嗣切脉诊视,已经断了个七八分,道:“这是瘿病。”
“哦,您可有治疗之法?”皮子辛问。
“此症当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令堂还有火郁阴伤、阴虚火旺之症,需滋阴降火。我给你开两副方子,你两剂交替给她服用,先连服六日,六日之后我再来复诊。”徐宗嗣于是从药箱里取出处方笺,拿毛笔放嘴里舔了舔,写下:海藻玉壶汤、四海消瘰丸。并嘱咐道:“你们若有条件,可给老人弄些羊或鹿的靥肉食之。”
“啊,多谢徐医,我阿舅就是乡屠,明儿我就找他要些去。”
到了第七日,徐宗嗣过来替皮母复诊,果然有了起色,结肿散软,老太太气都顺了不少。皮子辛大喜,赶紧跪下来给徐宗嗣磕头,直喊“神医!”
杨老太爷的病也一日好过一日,家里的下人们出门在外,也时不时提起徐宗嗣妙手回春。皮子辛在街市逢人就说世耕园来了个徐神医,他宅心仁厚、治病救人的消息就这么不胫而走,结果四里乡邻们有些疑难杂症,大小病痛的,都慕名跑来那个临街的小窗口,让徐宗嗣诊断。
一开始人少,徐宗嗣但凡闲着,也就顺手治了,可是这神医的名号越传越大,有时前来找他看诊的人甚至把那小窗围得水泄不通。凡治好的乡亲,要给他财物诊金,他一律拒收。又是热心帮众邻看病,又不收分文,一时坊间都传颂着徐宗嗣救苦救难的佳话。